学科现有(2013年)教学人员9人,其中教授3人,讲师4 人,助教1人,中级实验师1人,博士1人,硕士5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2人分别担任九江医学会病理学会主任委员和常务委员。设有数码互动法医尸体解剖室、病理诊断室、病理技术室、免疫组化室、资料室等。可开展常规病理、免疫病理、尸体解剖及病理会诊等工作。
目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病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临床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在教学方面,承担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和护理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的本科、专科 及外国留学生病理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和人才培养,涵盖临床医学、麻醉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口腔、中西医结合及护理学专业的病理学教学工作。此外,积极参加 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1987年开展肿瘤展览式教学法的大胆尝试,1992年积极开展以临床病例为中心和以自学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改革,1999年在医学 院率先开展多媒体的先进教学方法,使病理学知识生动、直观、形象,便于学习和理解,2004年开始尝试在医疗和护理本科生中,进行病理学双语教学活动,2006年积极促进交互式教学实验室的建立和发展,以数字网络显微互动教学系统为切入点,在病理实验教学中开展以病例为中心、以正常组织形态与异常病 理改变相结合的多学科知识融汇贯通教学方法的探索,以构建数码互动尸体解剖实验教学系统契机,逐步开设尸体剖验、死因鉴定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促进形态学 实验教学课程改革和发展。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实践、临床检验及尸体解剖鉴定工作,参加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的研究,主持和参与10余项省厅级和市级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部,出版教材5部。2003年经江西省卫生厅考察和审核,九江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被确定为江西省医疗事故尸体 解剖鉴定机构之一,负责及承担九江地区和景德镇地区的尸解鉴定工作。在尸解鉴定实践过程中,严格遵循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 有效地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维护了社会的安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01.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01.mp4
02.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02.mp4
03.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03.mp4
04.肿瘤一01.mp4
05.肿瘤一02.mp4
06.肿瘤一03.mp4
07.肿瘤二01.mp4
08.肿瘤二02.mp4
09.肿瘤二03.mp4
10.炎症一01.mp4
11.炎症一02.mp4
12.炎症一03.mp4
13.炎症二01.mp4
14.炎症二02.mp4
15.炎症二03.mp4
16.心血管系统疾病01.mp4
17.心血管系统疾病02.mp4
18.心血管系统疾病03.mp4
19.心血管系统疾病04.mp4
20.心血管系统疾病05.mp4
21.心血管系统疾病06.mp4
22.消化系统疾病01.mp4
23.消化系统疾病02.mp4
24.消化系统疾病03.mp4
25.消化系统疾病04.mp4
26.消化系统疾病05.mp4
27.消化系统疾病06.mp4
28.泌尿系统疾病01.mp4
29.泌尿系统疾病02.mp4
30.泌尿系统疾病03.mp4
31.泌尿系统疾病04.mp4
32.泌尿系统疾病05.mp4
33.泌尿系统疾病06.mp4
34.呼吸系统疾病01.mp4
35.呼吸系统疾病02.mp4
36.呼吸系统疾病03.mp4
37.呼吸系统疾病04.mp4
38.呼吸系统疾病05.mp4
39.呼吸系统疾病06.mp4
实验课:血管系统疾病实验.flv
胃炎.flv
消化性溃疡病.flv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