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基本要求:学生应当首先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掌握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归纳总结认识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比较相近的概念和类似的问题,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②素质培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应用知识能力。
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传染病已不再是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最重要疾病。但是,不断出现的新传染病、传统传染病的死灰复燃,仍然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甚至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以,作为研究传染性疾病发生、发展、预防、控制规律的传染病学(communicable disease)仍是重要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之一。
我校生源充足,定位于教学型院校,以培养高水平实用型临床医学人材为目标。教研室坚持“既教书又育人,不但传授给学生传染病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其正确的临床思维”的教学思路,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合理结合,探讨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飞速发展下传染病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诸多的教学环节进行深入探讨。
课程应该符合学科设置和学科发展的要求,知识结构合理化,同时充分注意免疫学、微生物学、内科学等交叉,通过辅导、讲座、社会实践等方式整合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提高传染病学整体教学水平;要求将本学科最前沿的进展介绍给学生,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大纲为中心,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不断将现代的教学理念、方法和内容与经典的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的操作机会,训练学生的思维,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开展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形成“一流的教学内容”与“一流的教学方法”结合,达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为认识传染病、防治传染病,加速控制、消灭某些传染病打下基础,为人类健康服务。
病毒性肝炎1 | 传染病学绪论 | 医院感染 | 人禽流感 | 病毒性肝炎2| 病毒性肝炎3
流行性乙脑炎1| 流行性乙脑炎2| 败血症1 | 败血症2 | 败血症3 | 病毒性肝炎4
病毒性肝炎5 | 病毒性肝炎6 | 肺结核1 | 肺结核2 | 肺结核3 | 非典型性肺炎
传染病学绪论2 | 传染病学绪论3 |传染病学绪论4| 伤寒1 | 伤寒2 | 钩端螺旋体病1
钩端螺旋体病2 | 钩端螺旋体病3 |脑脊膜炎1| 脑脊膜炎2 | 脑脊膜炎3 |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