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总流口水?当心是这5种疾病信号!中医专家教你对症调理》

【开篇场景】

清晨醒来,发现枕巾又湿了一大片…

开会时总忍不住擦拭嘴角…

宝宝的口水巾一天要换七八条…


这些看似平常的”流口水”现象,可能暗藏健康隐患!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早将这种情况称为”涎下”,认为与内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5大类型深度解析】

🔍 一、面瘫型(风中经络)

✔️ 典型表现:

– 突发性口眼歪斜

– 面部麻木僵硬

– 畏风流泪

⚠️ 警示:需及时就医,避免后遗症

💊 推荐方案:牵正散+针灸治疗


🍚 二、脾虚型(最常见)

✔️ 典型表现:

– 口水清稀如清水

– 食欲不振易疲劳

– 大便稀溏不成形

👶 小儿注意:俗称”滞颐”,多因脾阳不足

🌿 调理方案:六君子汤+干姜


🧓 三、肾虚型(中老年多见)

✔️ 典型表现:

– 口水控制不住

– 腰膝酸软夜尿多

– 记忆力减退

💡 调理要点:温补肾阳为主

🍵 推荐方剂:金匮肾气丸加减


🔥 四、脾胃热型

✔️ 典型表现:

– 口水粘稠发黄

– 口舌生疮溃疡

– 便秘尿黄

🍐 食疗推荐:梨汁藕粉羹


⚠️ 五、中风先兆(最危险)

✔️ 典型表现:

– 突然大量流涎

– 言语不清

– 半身麻木

🚨 急救提示:立即拨打120!


【自测指南】

🖐️ 三步判断法:

1. 观察:口水性状(清稀/粘稠)

2. 触摸:腹部是否胀满

3. 检查:舌苔颜色(白腻/黄厚)


【调理方案】

🍲 食疗推荐:

• 脾虚:山药莲子粥(山药30g+莲子15g)

• 胃热:绿豆百合汤(绿豆50g+百合20g)


💆 穴位按摩:

• 地仓穴(嘴角旁0.5寸)

• 足三里(膝盖下3寸)

每日按压3-5分钟


【专家提醒】

❗ 常见误区:

1. 盲目使用止涎药

2. 忽视伴随症状

3. 延误治疗时机


📚 古籍摘要:

《诸病源候论》指出:”滞颐之病,是小儿多涎唾流出…此由脾冷液多故也”


【案例分享】

👵 张阿姨,62岁

症状:夜间流涎5年+尿频腰酸

诊断:脾肾两虚

调理:中药2个月后症状改善70%


【互动专区】

💬 您是否有以下情况?

1. 晨起枕巾经常浸湿

2. 伴有其他不适症状

欢迎留言咨询!


📌 往期精选:

《舌苔上的健康密码》

《三伏天最伤脾胃的5个习惯》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871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