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不遂怎么办?|中医辨证分型+康复治疗方案,一篇讲清!

你是否知道,突发一侧身体无法活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很可能是中医所说的“半身不遂”,现代医学称之为“偏瘫”。这不仅常见于中风后遗症,也可能由脑外伤、脑炎等引起。


中医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将其命名为“偏枯”,并在《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等古籍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今天,我们就系统梳理一下中医如何识别、分类并治疗半身不遂。

——————

📌 一、什么是半身不遂?

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肢和下肢出现运动障碍,常伴随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甚至患侧肢体肌肉逐渐萎缩、感觉迟钝。中医将其归类于“中风”范畴,尤其属于“中经络”类型。


⚠️ 需注意与“痿证”相区别:

– 半身不遂:多为单侧身体瘫痪,常见于脑血管意外;

– 痿证:多为双下肢或全身对称性肌力减退,如重症肌无力等。

——————

🌿 二、六大中医证型与调理方法

1️⃣ 风痰阻络型

– 常见表现:体形偏胖、痰多流涎、肢体麻木、偶有意识模糊

– 推荐方药:导痰汤加减(半夏、茯苓、胆南星、天竺黄等)

– 治法核心:化痰通络,理气和中


2️⃣ 肝阳上亢型

– 常见表现:头晕头痛、面红目赤、肢体僵硬、血压偏高

–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等)

– 治法核心: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3️⃣ 气血两虚型

– 常见表现:肢体软弱无力、面色苍白、畏寒疲倦、腰背酸软

– 推荐方药:三痹汤或独活寄生汤(黄芪、当归、党参、杜仲等)

– 治法核心:补气养血,温经通络


4️⃣ 风邪中络型

– 常见表现:突发偏瘫、伴有恶寒发热、关节酸痛

– 推荐方药:大秦艽汤合牵正散(秦艽、防风、全蝎、白附子等)

– 治法核心: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5️⃣ 气虚血瘀型

– 常见表现:肢体浮肿乏力、语言不清、面色暗滞

–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红花、地龙等)

– 治法核心: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6️⃣ 肝肾亏虚型

– 常见表现:多见于高龄患者,伴有腰酸耳鸣、记忆力减退

– 推荐方药:地黄饮子(熟地、山萸肉、石斛、巴戟天等)

– 治法核心:滋补肝肾,益精填髓

——————

📍 三、针灸治疗方案精选

✔ 头针疗法:选取百会至曲鬓连线,分段透刺,缓解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 体针主穴:

– 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

– 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

✔ 配伍要点:根据瘫痪性质(弛缓/痉挛)选配阴阳经穴,平衡肌张力

✔ 其他疗法:电针、艾灸(天窗、百会)、穴位注射(风池穴)可配合使用

——————

👐 四、推拿与外治法辅助康复

推拿宜早(发病2周后开始),以舒筋活血为主,重点操作背部、四肢及头面部。

🛁 经典外治方:

– 蒸偏枯法:檀香+当归+丹参+桑枝,蒸洗患肢,每日3次

– 夜合枝酒:五枝配伍酿制外擦,活血通络

——————

💡 温馨提示:

半身不遂的康复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医患共同努力、多种方法结合。中医强调“早干预、综合调、长期坚持”,在恢复肢体功能的同时,也注重整体气血的调和与体质改善。


如果你或家人正在面临偏瘫的困扰,建议尽早寻求专业中医师的辨证施治,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 参考文献与说明:

本文所述方药、针灸取穴均整理自《金匮要略》《医林改错》《杂病证治新义》等中医经典,并结合现代临床实践归纳。应用前请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 关注【本公众号】,了解更多实用中医康复知识。

#中风康复 #偏瘫 #中医调理 #针灸推拿 #健康养生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836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