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恼人的痱子是否也找上了你或家里的宝宝?
别急,这篇推文带你从中医角度,彻底读懂痱子、学会护理,清爽度过一夏!
📖 什么是痱子?
痱子,中医古籍《素问》称之为“疿”,后世也叫“痱子”或“疿疮”,是夏季常见的一种皮肤问题。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密集的红色小丘疹或透明小水疱,尤其好发于高温潮湿季节或长时间处于热环境的人群。
🔍 两种常见痱子类型,你是哪一种?
❶ 【湿热型痱子——红痱】
– 特点:
➤ 疹色发红,周围有明显红晕
➤ 瘙痒、灼热,甚至刺痛
➤ 常伴烦躁、闷热不出汗
– 中医认为属“热重于湿”
– 调理建议:清热利湿,保持皮肤干爽
❷ 【暑湿型痱子——白痱】
– 特点:
➤ 透明或白色小水疱,像小露珠
➤ 一般不痒不痛,无明显发红
➤ 常见于颈项、胸背、腋下等部位
– 中医认为属“湿重于热”
– 调理建议:解暑化湿,温和护理
👶 哪些人容易长痱子?
– 婴幼儿皮肤娇嫩,汗腺未发育完全
– 肥胖或易出汗的成年人
– 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者
🌿 中医防治小妙招
✅ 湿热型(红痱):可外用六一散,内服以清热利湿为主
✅ 暑湿型(白痱):宜外用鸡苏散加冰片轻敷,内服清暑祛湿类汤剂
✅ 日常护理:
– 穿衣宽松、透气、吸汗
– 勤洗澡,水温不宜过高
– 保持居室通风凉爽
– 适当饮用绿豆汤、薄荷茶等清凉解暑饮品
📚 文献小贴士
清代《外科大成》指出:“疿者先如水泡作痒,次变脓泡作疼”,多因暑热夹湿、肺脾功能失调所致,治疗应注重凉血消风、健脾祛湿。
💡 温馨提示
如痱子反复发作、出现脓疱或伴随发热等不适,请及时就医,专业辨证很重要!
✨ 结语:
这个夏天,学会辨别痱子类型、掌握正确护理方法,再也不用为那一片“小红点”烦恼啦!转发收藏这篇干货,帮助更多朋友清清爽爽过暑天~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